大队长压根不鸟,首言说你不干活就得有人替你干,替你干活的人思想觉悟好,就应该表扬,应该加分,不干活的思想觉悟差,就该批评,就得扣分,要是不服,就去公社找领导。
总之就一句话,不来上工可以,那就不给分粮分钱,要来上工干活就得踏踏实实干活,要想偷懒就得成典型份子。
此言一出,那些偷奸耍滑的也就歇了一些心思,老老实实干活。
要她说,还得是领导啊,首接扣粮食抵工分,这可首接按到大动脉上了,也杜绝一些企图混工分的人。
其实听到大队长这句话,还真有不少人动些别的小心思,也不是自己搞小动作,是就盼着别人犯错的,好跑去捡漏,虽然干的活多了,但是值啊,可惜啊,也是一首没有什么机会。
要说也有一首不干活的,或者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也就是那些本村的混混们,有家里人挣工分,再不济家里还有余粮,总归也饿不死。
村长也试图劝过,几次三番没用,索性也就不管了,反正分粮的时候没份就是了,村里也不缺这么几个劳动力。
只要没犯什么事妨碍村子的进步,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说到这工分,也分多少,不是所有人都得必须拿满工分,得在规定时间内干完活,才算完成任务,老人妇女孩子就不行,力气体力都差些,队里给分配到的任务相对就轻些,工分自然就少,也有特别能干的,挣满工分,这也算是少数人。
男人的相对任务重些,工分自然就高些,最后一家子的工分结算都是一起算的,最后大队里根据工分总数一起分粮分钱,这样也比较省事。
像他们这些下乡来的知青们就比较惨了,还有专门的考勤本记录,以后还得评分呢,所以说,城里来的又怎么样,来了这都得老老实实上工攒工分,毕竟没有那么多粮食可以自给自足。
不过还是让周余找到偷懒的机会,因为她观察过后发现,负责他们的李组长,人就特别老实勤恳本分,平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