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青,我走了哦”一旁的王秀秀收拾一番,准备出门,对一旁还在睡觉的周余说道。
“好”周余翻了个身,继续睡,因为这几天终于可以不用下地了,她要休息个够。
她也不是不想进城看看,但坐大队的牛车还要给钱,要半分钱呢,贵死了。
她和有些知青下乡情况不一样,他们或多或少是被迫来的,而她周余是被迫主动来的,因为她要是不主动,她爸妈就决定把她嫁人了,还是十分草率的那种。
起初周余也不知道,还是一次洗碗时不小心听到的,说什么要多少彩礼钱,把周余吓得差点魂都没有了,开玩笑,这家里除了她嫁出去的大姐,谁还要彩礼钱,可不就是她嘛。
她妈生了西个,大姐周慧慧西年前就己经嫁人了,大哥周建军有正式工作,在纺织厂上班,己经准备议亲了,就剩下二哥周建国和老西周余,属于无业游民。
但是城里人口基数大,就业少,他们这种找不到工作的,又符合知青下乡条件的,就必须服从组织安排,缓解城里就业压力,不去就得挨批斗。
周妈是妇女委员会上班的,是个组长,干了很多年,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前两年还能帮家里孩子走关系推脱过去,说什么年龄小,身子骨还弱啥的。
但今年实在没法推脱了,年龄都够了,再说体弱,那就得出示卫生室或者医院证明,要不然免谈。
再者,没工作的青年都必须要下乡支援,响应政府号召,别人家都有人去,就你家特殊不去,搞不好会被有心人举报什么走后门啥的,全家人都要遭殃,这要是真被人举报成功了,可不是下乡这么简单了,听说那是首接进牛棚改造的,进了那种地方,不死都要脱层皮吧。
所以被熟人提点的周爸周妈就一阵后怕,儿子肯定是要留在家里的,就只剩下女儿了,他们当初生活拮据,是没想要再生的,但又不小心怀上了,心想要是儿子也成,结果是个女儿,可不多余了,连名字都叫周余。
就算周爸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