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御书房里训着朱允炆时,朱雄英带着朱棣往乾清宫去。
一路上景致让朱棣震惊。熟悉的建筑都在,但眼前的皇宫比记忆里的大了好几倍。宫墙、宫殿都更壮观,禁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那股杀气远超他见过的任何军队。
朱棣这才明白朱雄英说的不同之处。
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皇宫,朱棣问:“大侄子,这皇宫一直这么大?”
朱雄英笑了下说:“以前没我登基时,这里只占现在四分之一,后来我扩建了。”
朱棣睁大眼问:“登基了?你是皇帝?”
朱雄英笑着反问:“不是皇帝,能穿龙袍?”
朱棣愣住,想想也是,又问:“那你登基了,父皇……”
朱雄英答:“皇爷爷是无上皇。”
朱棣困惑:“无上皇?”
朱雄英点头:“我是皇孙,按理该我爹当皇帝,但他早逝,皇爷爷传位给我,我自然尊他为太上皇,那皇爷爷就成无上皇了。”
朱棣更糊涂了。
朱雄英笑着说道:"父皇把皇位传给我?父皇干嘛要退位?他不是能一直当明朝皇帝吗?"
朱棣笑道:"因为没必要呀。你觉得皇爷爷这么多年就不累吗?每天半夜就得起身批阅奏章,晚上也要忙到很晚。几十年都这样,从来没放松过。
如果不是担心国家大事,他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就是没人能帮上忙。所以我做了皇太孙后,就开始帮他处理政务。后来皇爷爷觉得我做得挺好,就把不少事情都交给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
再后来,看到我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还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好,他就主动退位了。他自己也轻松了,天天就跟皇奶奶一起在乾清宫种花养草,逗弄孙子孙女,过得逍遥自在。"
朱棣听了恍然大悟,眼神中带着感慨:"原来父皇以前活得这么累,这样也好。"
忽然想到什么,朱棣问道:"对了,刚才提到你爹,你爹在这个世界也没活下来吧?"
提到朱标,朱棣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的许多回忆。他几乎是被大哥朱标一手带大的,对朱标感情很深。这也是朱棣一开始不愿意的原因。
可惜天意弄人,最后还是与侄子刀兵相见。
朱雄英听后沉默了一会,随即轻轻点头:"是的,去世了,跟你那边一样,生病去世的。"
对于亡父,朱雄英显然不想多说,便转了个话题:"你觉得这座新扩建的皇宫怎么样?是不是比原来的更气派?"
朱棣环顾四周,点点头:"确实挺气派的,不过肯定花了不少银子吧?按父皇一贯的节俭作风,他没拦着你?"
朱雄英笑了笑:"要是以前,皇爷爷肯定会拦着,但现在不同了。在我的治理下,现在的明朝跟以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打个比方吧,以前我们明朝穷得连扩建皇宫的钱都没有,哪怕有一点多余的钱,都得用来改善民生,让百姓别挨饿受穷。现在嘛,虽然还是穷,但穷得只剩下钱了,自然就不心疼这点修缮费用了。"
朱棣皱眉:"大明朝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样形容我们大明,合适吗?"
他觉得朱雄英是在故意装傻,可又找不到证据。
两人边走边聊,眼看快到乾清宫时,从那边迎面过来一队仪仗。
朱雄英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凤辇,也就是皇后徐妙锦来了。
对面的凤辇也停下来了,显然看到了朱雄英。
果然,凤辇慢慢降落,徐妙锦从里面走出来。偏偏这时候,徐妙云也跟着出来了。朱雄英看到这俩人,心里咯噔一下。
徐妙云看见朱棣站在朱雄英旁边,先是愣住,然后眼睛里满是欢喜。徐妙锦当然也看到了朱棣,微微有些惊讶。朱棣自己也傻眼了。
"媳媳妇?"
朱雄英赶紧说道:"别乱说,你媳妇还在燕王府呢。这位虽然是燕王妃,但不是你的。一会你少说话,我来应付。"
朱元璋在御书房里训着朱允炆时,朱雄英带着朱棣往乾清宫去。
一路上景致让朱棣震惊。熟悉的建筑都在,但眼前的皇宫比记忆里的大了好几倍。宫墙、宫殿都更壮观,禁军更是精锐中的精锐,那股杀气远超他见过的任何军队。
朱棣这才明白朱雄英说的不同之处。
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皇宫,朱棣问:“大侄子,这皇宫一直这么大?”
朱雄英笑了下说:“以前没我登基时,这里只占现在四分之一,后来我扩建了。”
朱棣睁大眼问:“登基了?你是皇帝?”
朱雄英笑着反问:“不是皇帝,能穿龙袍?”
朱棣愣住,想想也是,又问:“那你登基了,父皇……”
朱雄英答:“皇爷爷是无上皇。”
朱棣困惑:“无上皇?”
朱雄英点头:“我是皇孙,按理该我爹当皇帝,但他早逝,皇爷爷传位给我,我自然尊他为太上皇,那皇爷爷就成无上皇了。”
朱棣更糊涂了。
朱雄英笑着说道:"父皇把皇位传给我?父皇干嘛要退位?他不是能一直当明朝皇帝吗?"
朱棣笑道:"因为没必要呀。你觉得皇爷爷这么多年就不累吗?每天半夜就得起身批阅奏章,晚上也要忙到很晚。几十年都这样,从来没放松过。
如果不是担心国家大事,他何必把自己弄得那么辛苦?就是没人能帮上忙。所以我做了皇太孙后,就开始帮他处理政务。后来皇爷爷觉得我做得挺好,就把不少事情都交给我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
再后来,看到我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还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好,他就主动退位了。他自己也轻松了,天天就跟皇奶奶一起在乾清宫种花养草,逗弄孙子孙女,过得逍遥自在。"
朱棣听了恍然大悟,眼神中带着感慨:"原来父皇以前活得这么累,这样也好。"
忽然想到什么,朱棣问道:"对了,刚才提到你爹,你爹在这个世界也没活下来吧?"
提到朱标,朱棣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的许多回忆。他几乎是被大哥朱标一手带大的,对朱标感情很深。这也是朱棣一开始不愿意的原因。
可惜天意弄人,最后还是与侄子刀兵相见。
朱雄英听后沉默了一会,随即轻轻点头:"是的,去世了,跟你那边一样,生病去世的。"
对于亡父,朱雄英显然不想多说,便转了个话题:"你觉得这座新扩建的皇宫怎么样?是不是比原来的更气派?"
朱棣环顾四周,点点头:"确实挺气派的,不过肯定花了不少银子吧?按父皇一贯的节俭作风,他没拦着你?"
朱雄英笑了笑:"要是以前,皇爷爷肯定会拦着,但现在不同了。在我的治理下,现在的明朝跟以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打个比方吧,以前我们明朝穷得连扩建皇宫的钱都没有,哪怕有一点多余的钱,都得用来改善民生,让百姓别挨饿受穷。现在嘛,虽然还是穷,但穷得只剩下钱了,自然就不心疼这点修缮费用了。"
朱棣皱眉:"大明朝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样形容我们大明,合适吗?"
他觉得朱雄英是在故意装傻,可又找不到证据。
两人边走边聊,眼看快到乾清宫时,从那边迎面过来一队仪仗。
朱雄英一眼就认出了那是凤辇,也就是皇后徐妙锦来了。
对面的凤辇也停下来了,显然看到了朱雄英。
果然,凤辇慢慢降落,徐妙锦从里面走出来。偏偏这时候,徐妙云也跟着出来了。朱雄英看到这俩人,心里咯噔一下。
徐妙云看见朱棣站在朱雄英旁边,先是愣住,然后眼睛里满是欢喜。徐妙锦当然也看到了朱棣,微微有些惊讶。朱棣自己也傻眼了。
"媳媳妇?"
朱雄英赶紧说道:"别乱说,你媳妇还在燕王府呢。这位虽然是燕王妃,但不是你的。一会你少说话,我来应付。"
朱棣愣了一下,点点头。这时,徐妙锦带着徐妙云走近了。
"臣妾参见陛下!"
两人一起行礼。徐妙锦在别人面前不像对朱雄英那样随意,她表现得很端庄得体,就算是面对亲姐姐也一样。
朱雄英看着这对姐妹淡淡地说:"起来吧,你们刚从皇祖母那里来?皇祖母身体还好吗?"
徐妙锦笑着说:"回陛下,皇祖母身子骨挺好的,还跟我们聊了一会。"
她好奇地看了眼朱棣:"燕王什么时候回来的?"
徐妙云也小声问:"是,王爷,你怎么回来也不告诉我一声?"
朱棣下意识想回答,朱雄英立刻打断:"这不是你们该问的事。你们忙自己的,我和燕王要去乾清宫,不多耽误时间了。"
朱雄英的话让徐妙锦和徐妙云都愣住了。
徐妙锦听出了点不对劲,但她没追问,只是顺水推舟说:"陛下和燕王有事,你们先忙,我和姐姐先回坤宁宫了。"
徐妙云想跟朱棣说话,却被徐妙锦拉着:"姐姐,燕王肯定有要紧事和陛下商量,我们别打扰他们,等谈完他们会来找你的。"
徐妙云只好点点头附和:"皇后说得对,是臣妾不懂规矩了,臣妾认错。"
不过她说话时一直盯着朱棣看,眼神像是在问:王爷,这是怎么回事呀?
朱棣正盯着徐妙云瞧,眼睛睁得老大,满脸惊讶又不信。
朱雄英可不想让燕王妃跟他父亲多接触,赶紧挥手让他们各忙各的,说祖母还在等他们呢。朱棣回过神来,没多说什么,只是瞅了几眼徐妙云后,就跟着朱雄英往乾清宫去了。
徐妙云一脸茫然,不明白丈夫的眼神什么意思。
徐妙锦也纳闷地看着朱雄英离开的背影,不仅是朱雄英,连姐夫朱棣也怪怪的。见自己面都没行礼,这跟以前的燕王完全不一样。
徐妙锦摇摇头,想不明白就不想了,晚上直接问问自己老公就行。
“走吧姐姐,咱们先回坤宁宫。”
徐妙云听了只好无奈地点点头:“行。”
朱棣跟着朱雄英,心里还是放不下刚才的事,满脑子都在想怎么这么像,简直就是一个人嘛。表情、神态,连那个样子都跟老婆一模一样。
朱棣边走边嘀咕,朱雄英回头瞥了他一眼:“别搞错了,她不是你老婆,她是这个世界里的燕王妃,你有自己的老婆。”
朱棣猛地抬头:“这么说,这里真的有个我?”
朱雄英没否认,轻轻点头:“我早就说了,咱们来自不同世界。”
“可我一直不懂。”
“我们的世界就像一条线,在某处分岔了,你的可能还在那条线上,但我的已经偏离出去了。”
“所以咱们会有同样的人、同样的事,连亲人也可能一样。”
“当然,也会有同样的你和我。”
“懂了吗?”
朱棣皱眉想了会,才慢慢点头:“好像有点明白了。”
朱雄英不管他是不是真懂,点点头接着说:“到了乾清宫,咱们先去看太皇太后吧。”
朱棣点点头,两人进了乾清宫。
喜欢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请大家收藏:()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