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算术难题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清河鱼 本章:第114章 算术难题

    “不过,新罗素来仰慕大唐诗风。”

    “今日盛会,群贤毕至,可否请大唐名士以‘四海升平’为题,即兴赋诗一首,以助酒兴?”

    不等众人回应,他便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天朝恩泽润万方,干戈息止民安康。车书一统归正朔,四海讴歌颂大唐。”

    辞藻倒也华丽,对仗也算工整。

    他身后的新罗使团立刻齐声叫好,那阵仗,活像自家主君已经技压群雄了。

    孔颖达、虞世南等大儒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神情中察觉到凝重。

    他们自然也能赋诗,而且意境更为深远。

    孔颖达率先开口,赋诗一首,古风盎然,气势磅礴。

    虞世南也紧随其后,诗风典雅。

    只是,这几首诗虽都是佳作,却都显得四平八稳,少了些即兴的灵动与新奇。

    几轮下来,虽未出什么大错,却也没能让那些憋着劲要挑刺的异域使臣心悦诚服。

    反而让他们觉得,大唐诗坛似乎有些后继乏力,不过如此。

    李世民的面色渐渐沉了下来。

    他本想借此机会彰显大唐的文治武功,却没料到在算学和诗词上接连被对方“将了一军”,脸上有些挂不住。

    他看向李承乾,那份询问与期盼藏得极深。

    李承乾却依旧神色自若,端着酒杯浅酌,嘴角噙着淡笑。

    他仔细观察着各国使臣的表情,特别是麴智盛、慕容顺、金春秋几人之间不时交换的示意。

    他心中冷笑:这哪里是什么切磋,分明是有预谋的联合发难!

    正在此时,一个来自西域于阗的小国使臣,满脸堆笑地走上前来。

    他献上一件造型奇特的木制器具:“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此乃我国工匠呕心沥血之作,名曰‘自动翻页书架’。”

    “只需轻轻一拨,便可自动翻阅书页,无需人力。”

    那书架结构看着复杂,布满了齿轮和杠杆,却透着一股华而不实的气息。

    李承乾只消一看,便已洞悉其原理,不过是些简单的机械联动,哗众取宠罢了。

    他却故作惊叹,起身赞道:“妙哉!此物构思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于阗国虽小,却有如此能工巧匠,实乃陛下德化远播之功啊!”

    那于阗使臣被夸得有些飘飘然,正要谦逊几句。

    李承乾话锋一转,好奇地问:“此书架设计精妙,只是不知其承重与耐久如何?”

    “孤东宫恰好藏有一部《史记》,乃是先秦竹简,颇为沉重。”

    “不知可否借王子这宝架一试,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

    于阗使臣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额头渗出冷汗。

    他那书架,说白了就是个样子货,哪里经得起沉重竹简的考验?怕不是一放上去就要散架!

    “这……这……”于阗使臣支支吾吾,窘迫不已,汗都下来了。

    馆中气氛微妙。

    魏征在一旁看得真切,他既为大唐在算学、诗词上的暂时受挫而暗自忧心,又从太子殿下那沉稳从容的姿态中,察觉到一股不同寻常的自信。

    他心中不禁升起几分期待。

    与此同时,东宫之内。

    苏玉儿已通过安插在弘文馆附近的眼线,得知了馆内的情形。

    她略作思忖,便有了计较。

    她通过心腹宫人,将馆中一些官员私下议论太子“只看不语,未有作为”,甚至质疑其“有失储君担当”的闲话,巧妙地传到了李承乾相熟的内侍耳中。

    “不过,新罗素来仰慕大唐诗风。”

    “今日盛会,群贤毕至,可否请大唐名士以‘四海升平’为题,即兴赋诗一首,以助酒兴?”

    不等众人回应,他便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天朝恩泽润万方,干戈息止民安康。车书一统归正朔,四海讴歌颂大唐。”

    辞藻倒也华丽,对仗也算工整。

    他身后的新罗使团立刻齐声叫好,那阵仗,活像自家主君已经技压群雄了。

    孔颖达、虞世南等大儒相互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神情中察觉到凝重。

    他们自然也能赋诗,而且意境更为深远。

    孔颖达率先开口,赋诗一首,古风盎然,气势磅礴。

    虞世南也紧随其后,诗风典雅。

    只是,这几首诗虽都是佳作,却都显得四平八稳,少了些即兴的灵动与新奇。

    几轮下来,虽未出什么大错,却也没能让那些憋着劲要挑刺的异域使臣心悦诚服。

    反而让他们觉得,大唐诗坛似乎有些后继乏力,不过如此。

    李世民的面色渐渐沉了下来。

    他本想借此机会彰显大唐的文治武功,却没料到在算学和诗词上接连被对方“将了一军”,脸上有些挂不住。

    他看向李承乾,那份询问与期盼藏得极深。

    李承乾却依旧神色自若,端着酒杯浅酌,嘴角噙着淡笑。

    他仔细观察着各国使臣的表情,特别是麴智盛、慕容顺、金春秋几人之间不时交换的示意。

    他心中冷笑:这哪里是什么切磋,分明是有预谋的联合发难!

    正在此时,一个来自西域于阗的小国使臣,满脸堆笑地走上前来。

    他献上一件造型奇特的木制器具:“启禀陛下、太子殿下,此乃我国工匠呕心沥血之作,名曰‘自动翻页书架’。”

    “只需轻轻一拨,便可自动翻阅书页,无需人力。”

    那书架结构看着复杂,布满了齿轮和杠杆,却透着一股华而不实的气息。

    李承乾只消一看,便已洞悉其原理,不过是些简单的机械联动,哗众取宠罢了。

    他却故作惊叹,起身赞道:“妙哉!此物构思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

    “于阗国虽小,却有如此能工巧匠,实乃陛下德化远播之功啊!”

    那于阗使臣被夸得有些飘飘然,正要谦逊几句。

    李承乾话锋一转,好奇地问:“此书架设计精妙,只是不知其承重与耐久如何?”

    “孤东宫恰好藏有一部《史记》,乃是先秦竹简,颇为沉重。”

    “不知可否借王子这宝架一试,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

    于阗使臣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额头渗出冷汗。

    他那书架,说白了就是个样子货,哪里经得起沉重竹简的考验?怕不是一放上去就要散架!

    “这……这……”于阗使臣支支吾吾,窘迫不已,汗都下来了。

    馆中气氛微妙。

    魏征在一旁看得真切,他既为大唐在算学、诗词上的暂时受挫而暗自忧心,又从太子殿下那沉稳从容的姿态中,察觉到一股不同寻常的自信。

    他心中不禁升起几分期待。

    与此同时,东宫之内。

    苏玉儿已通过安插在弘文馆附近的眼线,得知了馆内的情形。

    她略作思忖,便有了计较。

    她通过心腹宫人,将馆中一些官员私下议论太子“只看不语,未有作为”,甚至质疑其“有失储君担当”的闲话,巧妙地传到了李承乾相熟的内侍耳中。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方便以后阅读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第114章 算术难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第114章 算术难题并对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