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精品篇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 第15章</h3>
<!-- S 正文 -->
精品篇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分享给正在查找资源的朋友,作者九剑本尊文笔细腻,文字功底强大,人物感情描写生动形象,想要知道杜如晦李世民结局的朋友,欢迎到本站搜索阅读精品篇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结局吧。
...《精品篇穿越大唐我跟李治争皇位》免费试读一旦意识到这一点。
李世民自己都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有些惊悚的感觉。
联系到这孩子的生活环境。
从小无人照顾,却能把生活打理的如此美好。
此时他下意识的抬头,掀开珠帘,看向马车之外。
在李盛的宅院附近……农田之中,有大人在忙着耕种,不知名的庄稼。
有孩童在嬉闹,也有的在朗声读书。
“克明,你来看。”
“陛下。”
“这……陛下,这……克明,你怎么看这个村子?”李二,此刻十分认真的看着杜如晦。
杜如晦也知道陛下是认真的,低头沉思了片刻。
“……民无饥馑,面有笑容。”
“虽在农田,衣着却十分干净,微臣甚至看到了花纹。”
“书籍昂贵,这里的孩童居然看得起书……”杜如晦也十分认真的一拱手。
“尧舜之世,不过如此罢了。”
尧舜之世,也不过如此!李二吸了口气。
不过此时,一个有些微颤的声音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臣妾……想问问陛下,一件小事。”
“观音婢,且说无妨?”此刻李二心情好到不能再好,现在皇后提什么要求,他都能答应。
“咱们何时……何时能与盛儿相认?”……这个问题一出。
仿佛一盆冷水浇到了李二头上。
相认,相认……他不用转头也知道,杜如晦立刻眼神给了自己一个警告。
不可操之过急!眼下是什么时候。
自己才登基不过二年。
百姓自东汉倒下,魏晋篡权。
后来神州陆沉,经历了多少动荡?前些时日的玄武门之变。
李盛虽然说,宫中的宿卫是支持他的。
李二自然知道这一点,但他更知道,即便有不少人支持自己,可政变这种事依然让天下人提心吊胆。
隋炀帝杨广,当年可不就是一场夺嫡大战耗费了大量元气,后来修建运河才力有不逮,开始强征的么。
更不必说两汉的宫廷内斗了。
两晋,更不必说。
一场玄武门,多少百姓回忆起了司马懿夺权之事?现在谁不是提心吊胆,生怕再来几百年乱世。
李二只能苦笑。
“观音婢,此事……怕是只能先等等了。”
“你也知道……太子已立,盛儿却这么出色,届时若是……”长孙皇后怔了怔,低头抽泣起来。
失散了十几年的亲骨肉啊。
她多想和孩子相认,听他叫一声母后……不,叫一声娘亲?但夫君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
她想和孩子相认,但也更怕孩子回了宫,玄武门之事重演啊。
一时间,因为不能即刻接李盛回宫。
整个马车之内,气氛都十分沉闷。
不过李二的双眼,微微一亮。
“皇后,此事却也不必心急。”
“……哦?陛下可有想法?”长孙皇后双目微亮,难道丈夫有办法?却见李二轻轻一笑。
“要正式迎皇子回宫,这做不到。
可……盛儿不也说了么,他想做闲王!”“闲王……陛下的意思是……”似乎猜到了李二要做什么。
长孙皇后面上隐隐露出按捺不住的惊喜之色。
“没错。
朕前些时日出游,被一农家少年所救,不图回报,可见此子德行上佳。”
“外加有诸般奇术,利于民生。”
“我就找机会封他做个闲王,让他入长安,不也能相见么?”长孙皇后呆了呆,随后抱住了李二,轻轻啜泣起来。
李二说完也看向了杜如晦。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还是要商量着来。
杜如晦思索一番。
点了点头。
“方今陛下登基不久,百姓犹在惶恐余波之中。
此时正需要陛下设立一个典型。
这个典型必须与政争无涉,但却要足够讨喜,能让百姓看到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殿下……正是最佳人选!”杜如晦考虑问题一向周详,他能肯定,就一定是考虑过各种情况。
“不会引起怀疑猜忌,引起祸患?”“这便是天公作美,缘分所在了。
若是陛下登基了好几年,那么突然设立闲王定然惹来非议。
但现在不过贞观二年,百废待兴,陛下有些不守陈规的举措,谁也不会怀疑的。”
李二双眼放光。
那就太好了!先以义子的名分收了盛儿,再暗中给他安排力量。
如此时日一长,再与盛儿相认,相信也不会引起天下哗然……乃至要改立盛儿为储,想来也不是什么问题!李二一旦决定的事,轻易不会再变,至于李盛的王府建在何处,反倒是小事,无需多虑。
比起这些……李二倒是也没忘了今日上午过来,宝剑被一斩而断之事。
这宝剑是他收藏于凌烟阁的,原本是清河崔氏所献,谓之曰天子器,请陛下收下。
对于清河崔氏的礼物……李二是真不想收,但也不得不收。
不想收的原因,和“不得不收”的原因,其实都是同一个。
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之一。
东周开始便绵延下来的千年世家。
但同时,崔氏和整个五姓七望的其他世家一样。
他们根本就不是他李二的人。
而是和李渊,李元吉,李建成这群人一伙的。
这也是李二与父亲矛盾最大之处,也是他软禁李渊至今最关键的原因。
……昔年李渊建唐,一切草创,总怕这刚一统的天下,又步了隋朝的后尘。
没有安全感的李渊,选择了同各路门阀世家合作。
所以武德七年,也就是玄武门血战的前两年,李渊恢复了九品中正制,断掉了寒门士子晋身的机会,同时大加封赏,曾经一天之内封官许愿,口授两千多人。
在李渊看来,只要自己对这些世家荣宠有加,总不至于再招来反叛。
但李世民的观点,完全相反。
你对他们荣宠有加,就不会招来反叛?魏武对司马家不够好吗?两晋对世家门阀,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好。
结果呢?国祚五十年都不到,直接衣冠南渡?所以李世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横竖自己这边的人都是秦琼尉迟恭这些寒门子弟,或者魏征这些文人圈子边缘的山野散人。
自己本来就不是靠这些世家,打下江山又不靠他们,干嘛给他们好脸色?但他这么想,自然就不为李渊所喜。
一来二去,如今的李世民,和世家门阀之间表面君臣,实际完全是水火不容的态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