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懊悔。
如果那天晚上听从丈夫的建议就好了,如果那天的雨没那么大就好了,如果那天没看错红绿灯就好了,如果那天细心一点叫两个老人家系上安全带就好了,如果那天改走另一条道回家就好了,如果那天开的不是那辆黑色的轿车就好了……就这样,数不清的“如果”成为了一柄柄利刃,把她刺得体无完肤。
再加上丈夫因痛失父母对她心生嫌隙,话里话外对她怨怼不己,夫妻两人的关系日渐冰冷。
从那以后,往往只因一点小事,诸如炒的菜咸了一点,傅妈妈就要被丈夫苛责数落。
然后,她开始经常性失眠,心力交瘁。
而学校里的工作也不免因此受到影响,她的教学欲望下降,常常表现出疲态,班里学生的成绩出现明显下滑,这一点尤其使她备受打击。
本该使她充满成就的职场如今反倒使她恐惧,她害怕自己误人子弟,耽误自己学生的前程。
除此之外,傅斯城的成绩也成为了傅妈妈被丈夫不断责问诟病的由头。
自己明明是一个语文老师,可自己的孩子却如此的成绩不佳,就连语文也没考过及格。
傅妈妈自认有着疏于教导的责任,对于过分放任孩子而产生的恶果深感亏欠。
渐渐地,傅妈妈对自己是否是一个合格的妻子,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母亲,是否是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而感到怀疑。
就这样,完全丧失信心的她,终于在一个无人在家的午后拿起了水果刀。
要不是因为那天是周末,出去玩的傅斯城恰好因为手机没电而提前回家,那么,企图割腕自杀倒在浴室的傅妈妈早就魂归天外了。
这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傅妈妈的人生并没有因为悲剧的发生而走向终结,却因为悲剧的发生而变得漫长,漫长到让她觉得煎熬,想要彻底亲手结束它。
而自我强制结束人生这件事,又会沦为新的悲剧,宣告着悲剧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