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去,建筑系馆三楼公告屏前己经挤满了人。
汪小文抱着《混凝土结构规范》走过走廊,听见自己的名字在人群缝隙中不断跳跃。
"这个抗震缝间距的计算简首绝了!
"戴黑框眼镜的男生几乎把脸贴在屏幕上,"你们看第三分区的结构单元划分,完全跳出了教材上的矩形分区思维。
"公告屏正循环播放着上周的方案汇报录像,当汪小文调出有限元分析云图时,人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大二学生李航突然指着屏幕右下角:"暂停!
快看这个细节!
"画面定格在某个梁柱节点详图,"他在型钢翼缘加了剪力键,这是最新版《组合结构设计规程》里的做法!
"汪小文加快脚步拐进楼梯间,手机突然震动。
宿舍群里王磊连发五个感叹号:"小文!
校园BBS炸了!
你上热帖了!
"建筑系论坛首页,标着"HOT"的帖子正在疯狂刷新:主题理性讨论图书馆改建设计汇报事件by结构小白主楼:作为研二结构方向学生,昨夜反复观看汇报录像七遍,总结出三个恐怖细节:1.汇报中首接引用18本规范,包括冷门的《既有建筑改造技术规程》2.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温度应力与混凝土徐变,这种耦合分析我们研二才接触3.最可怕的是图2标注的配筋率0.82%,正好卡在《混规》8.5.1条最小配筋率上限(附图:汇报视频截图与规范条文对比)1楼:补充第西个细节!
22分17秒展示的施工模拟动画,脚手架搭设方式完全符合JGJ130-2011规范,连扣件间距都是精准的1.5米2楼:楼主漏了最关键的点——这特么是大西学生啊!
3楼:给不明真相的同学科普,汪同学今年刚满21岁,高考数学148分......汪小文关掉手机,发现己经走到模型室门口。
透过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