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过段时间我要去德国书展,作家老师也会去,我亲自带给她。”苏却摩挲着封面,嘴角带着掩不住的笑意。
正巧,一位同事端着咖啡从茶水间路过,调侃道:“苏,你这业绩节节开花,说不定下一步就是合伙人了!”
苏却拍拍她肩膀,笑得轻松:“先谢谢你的吉言啦。”
话音刚落,助理走来,轻声道:“苏,合伙人找你,有点事要谈。”
苏却走进合伙人办公室,正翻阅着一本宣传手册,封面隐约可见熟悉的汉字。
她心里一跳,今天真是三喜临门?
出版、升职,再来个好项目?
抬头,直接进入正题:“明天巴黎的中国电影周有个开幕宴会,听说不少文化类的赞助商都会到场。这是个不错的机会,你们中文组组长现在在修产假,整个团队里你最资深,这事交给你了。”
苏却眼睛一亮。
太好了!终于有机会反击韩文组了!
这几年,韩文推广委员会等团体大力赞助韩文学出海,韩文书籍几乎占领各大英文书店。去年韩国作家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更是让韩文组在行业内风头无两,开会时连发言语气都透着股骑脸嘲讽的意味。
如今,中国也在推动文化出海,政-府和企业都开始意识到这片市场的重要性。如果这次能谈下几个好的赞助项目,中文组或许能迎来更好的资源分配。
苏却毫不犹豫地拍拍胸口:“没问题,我立刻着手准备。”
“不止巴黎,”抬头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你也得多回中国,燕北那边得多建立些渠道。”
苏却的笑意凝固,刚才还信心满满的语气也弱了几分:“……我能不去吗?”
“当然不行,老牌出版社都在那里。你得去打好关系。”
苏却忍不住退了一步:“其实现在的市场已经不太依赖实体出版社了,我们可以通过线上出版……”
直接打断她:“苏,你很有能力,我一直在考虑让你成为合伙人。但如果你想坐上这个位置,就得证明你能拿下更优质的资源。去燕北是必须的一步。”
苏却沉默下来。
她知道的意思。
虽然她三年前就明确表示不愿意回中国出差,一直只做远程协助,但市场决定一切,公司不会因个人情绪放弃更好的机会。如果她要继续往上走,就避不开燕北。
见她没有再反驳,语气缓和了一些:“不急,你再考虑考虑。”
苏却走出办公室,神色有些恍惚。
燕北。
这个词一出现,就像一滴墨滴入水面,悄无声息地在她心头晕开。
怕什么呢?又不是回去就会见到他。
更何况,即使见到了,人家说不定早把她忘了。
她手里的蛋糕盒被撞掉,里面仅剩的一瓣无花果蛋糕滚落出来。
然后,在她眼前,被滚过的轮子碾过,奶油直接被压进地毯里,留下一地残骸。
苏却回过神,摆了摆手:“没事,我本来就快吃完了。”
她弯腰把蛋糕的残骸一点点包好,小心地扔进垃圾桶。
她的幸运象征,才多久,就成了这种可怜模样。
苏却看着垃圾桶里的蛋糕出神,手机却在此刻震动了一下。
新人Joy:【苏姐,之前敲定好的那本书,赞助商突然撤资了!】
心里猛地一沉。
新人Joy:【出版社说如果短时间内找不到新的资金支持,可能会考虑终止项目……】
果然,好事未必成双,但坏事总接二连三。
这几年由于实体出版行业受到网络冲击,各大出版社都希望能够转嫁风险。因此,如果有赞助商的资金支持,对于同样的初印数量,出版社的亏损点可能相差3倍之多。
这也意味着,没有赞助商,出版社对这本书的兴趣会急剧下降,甚至可能直接砍掉。
她的项目,已经获批了,宣传、销售管道都准备好了,结果在最后关头撤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