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程素娥知道光靠看是卖不出去东西的。她临出发前特意切了点三种口味的素食,用油纸包好作为试吃,分成一小包一小包。她明白厂里的职工,尤其是手头宽裕的工人,比起菜市更容易接受她的素菜。
虽然刚开始吆喝程素娥有些难为情,但喊出第一声后,第二声、第三声......似乎也没那么难以启齿了。
果然,正赶上工人师傅们下班,看到有新鲜吃食,尤其是女职工们特别欢迎。
程素娥正忙着找零钱、递素鸡时,忽然耳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咦原来是你啊,火车上做馒头的女师傅。
她定睛一看,这不是在火车餐厅上帮自己说话、模样像干部的那位女同志吗哎,对对,您好!火车上太匆忙,我还没来得及谢您帮我说话呢。正好我今天做了点素食,您尝尝。她手脚麻利地拿出两份油纸包塞进对方手里。
哈哈,老板你不知道吧,她是我们厂的采购部王科长。旁边买她素鸭的女同志笑着介绍。
您好,王科长。我叫程素娥,刚从城里回老家,没啥事就顺便出来卖点素菜。程素娥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
好,那我就叫你小程吧。王君华手里拿着油纸包,从裤兜里掏出三块钱,拿着,我可得起带头作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太多了,这三样加起来还不到一块。程素娥抽出一张一块钱,把其余的退还给王君华,又掏出一毛钱找零,态度坚决,我也是正经买卖人,童叟无欺。
好!王君华就欣赏她这股豪爽劲。她接过钱和油纸包,说:你手艺这么好,有没有想过到我们厂里来当大厨
正好我们缺一位做素菜的掌勺师傅。
程素娥想了一下,摇了摇头。她知道厂里的掌勺师傅多半靠关系和过硬的手艺才能撑起一个大食堂。她没有根基,仅凭王科长一腔热情,很难站稳脚跟,也不想日后为难王科长。
王科长顿了顿,没想到程素娥会拒绝。她想了想,又提议道:这样吧,我们厂里的大厨师傅们要正常下班,但有些工人师傅得加班,大半夜给他们吃大鱼大肉的也不合适。我跟你每天预订素鸡、素鸭和素火腿,一共一百份。早上派采购车到你家取,你看这样行吗
刚才程素娥心里还遗憾王科长的邀请,进厂也是她年轻时的梦想。可迅速权衡后,她觉得现在还不适合进厂。没想到转瞬间,王科长又给了她一笔大生意。
程素娥高兴坏了,连忙点头,愿意愿意,真是太感谢您了,王科长!
那这样,你明天准备好三百份素食,我这边先付点定金给你。王君华准备自掏腰包,却被程素娥坚决拦住,不不,王科长,您是厂里的领导,肯定说到做到。明天您派人来取就行。接着,她把地址告诉她。
还好镇上离程山村不远,有车每天来取货,更能省下一半时间。程素娥索性把手里的吃食一股脑塞进王君华手中,还说:不值啥钱,权当给您家老人孩子添点零嘴,我先回去了。说完,她骑上自行车,头也不回地一溜烟跑了。
王君华在后面笑着摇头,这孩子,跟我年轻时一个样,风风火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