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类别:穿越架空 作者:谢临渊宋晚宁 本章:第114章

    谁允许你们这么和她说话的?

    她早料到有这么一遭,笑道:“多谢周大人关怀,本宫记下了。不过此刻是早朝时间,诸位爱卿还是抓紧奏报政事吧。”

    一句话轻飘飘地截住了周御史的话头,也截断了其他人蠢蠢欲动的心思。

    他愤愤地走回了朝臣的队列,仍然心有不甘。

    宋晚宁端坐在凤椅上,神色从容,目光淡淡扫过殿下的群臣。

    朝堂上的气氛一时凝滞,众臣面面相觑,无人敢再轻易开口质疑。

    “陛下,臣有本奏。”工部尚书李议山出列,打破了短暂的沉默,“黄河汛情严重,臣申请加拨三百万两白银修筑堤坝。”

    谢临渊表面上正襟危坐,实则藏在宽大袖子下的手悄悄把玩着宋晚宁给他的玉珏,并未认真听臣子的奏报。

    当然了,如今的他就算是认真听了,也听不明白。

    等了半晌不见皇帝回应,李尚书又重复了一遍。

    宋晚宁忽然轻笑,反问道:“李大人,三百万两是否多了些?今年朝廷已经拨了四百万两白银修河道了,各地上报的灾情也并不严重,怎就又需加拨银两了呢?”

    “这...”李尚书嘴角微微抽搐,“娘娘有所不知,这修筑堤坝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自然要格外慎重,若是出了问题岂非......”

    “李大人。”

    他话还未说完,便被宋晚宁直接打断。

    “本宫也不是没看过历年的账目,这堤坝年年修,拨款都在五百万两左右。今年又不逢大灾,何故需要七百万两呢?莫不是你觉得本宫痴傻,又逢陛下刚病愈还不清楚时事的节骨眼上,想借此中饱私囊不成?”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她代为理政的时日不短了,除了第一日时反驳了御史大夫的质疑以外,很少有如此疾言厉色的时候。

    李议山原以为宋晚宁是个软柿子,可随意拿捏,此刻冷汗直冒,跪地磕头。

    “陛下,臣一心为朝廷,绝无此意,还请陛下圣裁!”

    谢临渊扭头看了宋晚宁一眼,漫不经心道:“皇后说得有道理。”

    “陛下!”李尚书瞪大了双眼,还欲再说什么。

    宋晚宁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拨款一事暂且先搁置,这御史台还是先查一查朝中贪腐吧,可别再出了什么买三千张狐皮记在赈灾账目上的糊涂事了。”

    朝堂响起压抑的抽气声。

    任谁都能听出她话里的讥讽。

    贪墨赈灾银两,是先帝在时,废太子门下之人犯下的事,也是当时还是王爷的谢临渊亲自查出的案子。

    他一贯的雷霆手腕,震得朝野上下不敢有异心。

    如今不过是病了几个月,又有人开始生出不该有的心思,以为能瞒天过海。

    只可惜,他们眼里柔弱温婉的皇后娘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被点名的御史台众人齐齐出声:“谨遵皇后娘娘懿旨。”

    宋晚宁抚着微隆的小腹,微微松了一口气:“众卿还有何事禀报?”

    如此这般,众人心底虽各怀鬼胎,但早朝还是继续进行。

    只是不管臣子上奏什么内容,谢临渊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一句话也不肯说,都是宋晚宁在回应。

    越说下去,他们越觉得不对劲。

    那位一开始便斥责宋晚宁牝鸡司晨的邹御史又站了出来,笏板重重磕在地面上:“老臣今日拼着血溅金銮殿也要问上一句——如今我大庆江山,究竟是姓谢还是姓宋?”

    御阶下一片哗然。

    “邹大人慎言。”宋晚宁扶着腰站起身,不卑不亢道,“本宫说了,只是暂时代为处理政务,大人何出此言?这几个月来,本宫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的就被冠上窃国的罪名了?”

    “皇后娘娘——”邹御史陡然提高了音调,在这大殿中格外刺耳,“就算陛下对朝政之事生疏,但如今坐于朝堂之上,怎的事事还由您来裁夺?您作为后宫女子,这般把持着朝政,难道是要效仿前朝祸国妖后吗?”

    此言一出,那些本就对宋晚宁不满的臣子纷纷趁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伐起来。

    “就是,如今朝堂之上,陛下形同虚设,一应事务全凭皇后一人决断,这与窃国又有何异?”

    “陛下刚刚病愈,正是需要熟悉朝政之时,可娘娘却独揽大权,这叫什么道理?”

    “皇后娘娘此举,实在是逾越了本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哼!红颜祸水,妖后乱政,这江山怕是要变天了。”

    邹御史满意地听着周围的声音,嘴角扬起,扯着嗓子嘶吼:“请娘娘退居后宫,还政于陛下!”

    众人纷纷附和,齐齐喊道:“请皇后娘娘还政于陛下!”

    此刻高喊着让她退回后宫,再闹下去怕是得联名上奏要将她赐死了。

    宋晚宁只觉耳中嗡嗡作响,太阳穴上的青筋“突突”地跳。

    若是真让谢临渊独自面对这些人,不出半刻功夫便会暴露他那如孩童般的心智,这后果比他们将她视作窃国妖后要严重得多。

    一个没有能力掌控朝局的皇帝,是坐不稳江山的。

    所以她绝对不能让步,哪怕将朝臣的怒火都引到自己身上,也要护住他。

    “你们...”宋晚宁刚要出言训斥,腹中一阵抽痛,倒吸了一口凉气。

    谢临渊立刻察觉到她不舒服,站起身拉住她的手,将她护在身后,面色阴沉地看向下面那一张张陌生的脸。

    旁人不知,但她却清晰感受到他指尖在发颤。

    像是被群狼环伺的幼兽,明知自身难保,却仍勇敢地用身体挡住那些刺向她的目光。

    “谁允许你们这么和她说话的?”

    第256章

    他们喜欢爹爹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明显压低了嗓音。

    不似喊“众卿平身”时那般清亮,倒像是曾经那个狠厉果决的帝王。

    令人不寒而栗。

    一出声,连宋晚宁都愣住了,难以置信地抬头看向谢临渊的侧脸。

    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想起什么了,又或者这两日的天真才是他的伪装。

    可腹中一阵阵抽痛不容她细想,霎时间脸色苍白,站都站不稳。

    “陛下恕罪。”

    阶下众臣反应过来,慌忙跪下请罪。

    谢临渊眼睛只盯着那几个罪魁祸首,正要继续发作,手被宋晚宁轻轻扯了扯。

    回头一看,她已经疼得直不起腰了。

    脑子还未想好该怎么做,身体已经根据肌肉记忆做出了反应。

    没有丝毫犹豫,将宋晚宁打横抱起,当着朝臣的面径直离去。

    留下一屋子战战兢兢的臣子们面面相觑。

    “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事的。”谢临渊步子迈得很稳,嘴唇却哆嗦个不停,一直喃喃重复着这句话。

    宋晚宁靠在他胸膛,听见如鼓的心跳声。

    他在紧张、害怕。

    这样的情绪是不该在谢临渊身上出现的。

    所以刚才那一瞬间,是她的错觉吗?

    已经远离了朝臣们的视线,她仰头轻声道:“没事了,我不疼了。”

    谢临渊脚步放缓,仔细打量着宋晚宁的脸,固执地不肯放她下来,硬是抱到了最近的乾清宫暖阁里。

    扶风早已命人去请了太医。

    宋晚宁躺下没多久,陆院判便已赶到,把了脉后稍稍放心,又嘱咐道:“娘娘这一胎来得不易,需得好好调养,千万千万不能再动气了。”

    前几日就因谢临渊气到见了红。

    今日早朝前她明明做足了准备,告诫自己不管那些人说什么都不要听,可话落在耳朵里还是无法真的忽略,一时间气血上涌,险些动了胎气。

    想想还真有些后怕。

    谢临渊双拳捏得“咯咯”作响,替她打抱不平:“该把那些老东西统统杀掉!”

    对以前的他来说,杀人不过头点地,断不会说这般孩子气的话。

    宋晚宁哑然失笑,摸了摸他发白的指关节:“若是把他们都杀了,谁来替你做事?”

    谢临渊主动去蹭她手心,仍板着脸,“他们骂宁儿,就该死!”

    “好了,不气了,我这不是没事吗。”她哄了两句,突然皱眉“哎呦”了一声,手捂住肚子。

    一屋子人神经瞬间紧绷,如临大敌。

    尤其是谢临渊:“怎么了?是不是肚子又疼了?”

    他手足无措的样子引得宋晚宁再次笑出声。

    “不是,是孩子刚刚动了一下。”

    太医和宫女们纷纷松了口气,谢临渊张着嘴愣了片刻:“孩子?”

    她朝他招了招手,他便如同着了魔似的一点点俯身下去,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轻轻将侧脸贴到那隆起的弧度上。

    手掌虚虚拢在她腰的两侧,生怕压到半分。

    其实朝服太厚重,且她平时胎动并不频繁。

    宋晚宁也不确定他还能不能感受得到。

    但当谢临渊贴过来后,肚子里的小家伙又轻轻踢了一脚。

    “咚”。

    那一丝如春芽破土般小小的震动,透过层层衣料,传到他的耳中。

    不亚于平地惊雷。

    “宁儿!”谢临渊惊喜地抬起头,看着向宋晚宁,又看向她的肚子,“我听见了,它在动!”

    小宫女们见状,纷纷掩嘴轻笑,连陆院判也捋了捋胡须,颇为动容。

    “是啊,他们在和你打招呼。”宋晚宁笑着拉过他的手按在方才跳动的位置,“他们很喜欢爹爹呢。”

    两行眼泪毫无征兆地从谢临渊眼眶中淌下。

    这么多年来,她还是第一次见他哭。

    宋晚宁诧异了一瞬,立刻坐起身,挥手示意屋内的其他人出去。

    哪怕他现在失忆了,也是大庆的天子,是不能轻易在外人面前流泪的。

    待寝殿中只剩他们二人,她扯出一方丝帕,轻轻替他擦拭泪迹:“怎么了?为什么哭?”

    许是因为怀了孕,多了些母性的慈悲。

    宋晚宁看着这样脆弱茫然的谢临渊,第一反应不是嫌弃或烦躁,而是没来由的心疼。

    “如果我能想起来以前的事情,宁儿就不会这么辛苦了。”谢临渊反复揪着胸口的衣料,声音闷闷的,带着几分沙哑,“可是为什么,就是想不起来?”

    她心中一酸,万般情绪涌了上来,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是啊,他那么爱她,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都能面面俱到地将她的一切打点妥帖,又怎会装作懵懂稚子,看她怀着孕还劳心劳神呢?

    她错怪他了。

    “会想起来的。”宋晚宁轻轻抚摸着他的脸,柔声道,“想不起来也没关系,我会陪着阿渊,一直一直陪着阿渊。”

    谢临渊猛地坐直身子,眼睛一亮:“宁儿再叫一遍!”

    她微微一怔,随即靠进他怀里,一遍遍地在他耳畔喊道:“阿渊,阿渊,阿渊......”

    ......

    谢临渊早朝上的举动虽和往常不太一样,但众人关注点在于宋晚宁越俎代庖,无一人发觉他们的皇帝失了忆。

    上书奏请皇后回后宫安心养胎的臣子一日比一日多,连内阁大臣们也看不下去,时不时将相关的折子递到宋晚宁面前。

    实在没办法,只能还是对外宣称皇帝身子未愈,无法亲政,连上朝都只有她一人去。

    但见过谢临渊的人并不信这套说辞,觉得是皇后专权,哄得皇帝将江山拱手相让,实乃亡国之兆。

    人心便是如此,纵使之前宋晚宁再怎么为了朝政殚精竭虑,执政数月皆无疏漏,可当下未遂他们的意,原先的那些劳苦在他们眼中便烟消云散了。

    不过好在有禁卫和兵权压着,那些生了异心的臣子也只敢在言语上给她找点麻烦,在执行政令上百般拖延,并不敢有其他动作。

    宋晚宁的肚子一日日大了起来,对这些也干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不知道,还是照常一个人上朝,一个人见大臣。

    谢临渊记忆没恢复之前,她从不单独让他见任何外臣,但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

    一日他心血来潮去御花园的池子里摘莲花,失足落了水,刚巧被巡查路过的殿前司都指挥使向明发现。

    向明当即把人救了上来。

    谢临渊随口说了一句:“多谢。”

    第257章

    请废中宫

    若说这世上谁最了解谢临渊,除了宋晚宁这个发妻,当属向明和季洵。

    一个是跟了他多年的直系下属,另一个是从小一起在军营里长大,又出生入死过多次的发小。

    所以他当权后,把禁军交到向明手里,把宋晚宁的安危交到季洵手里。

    此时此刻,短短的两个字便让向明起了疑心。

    谢临渊这个人虽然姓谢,但从来不会对别人道谢,尤其是对下属。

    随行太监一拥而上,把浑身湿透的谢临渊团团围住,手忙脚乱地就要离开。

    向明眯起眼睛朝一行人的背影喊道:“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谢临渊脚步下意识停了一下,但想起宋晚宁叮嘱过不要和不熟悉的人说话,便没有搭理,继续往前走。

    大太监赔笑道:“向大人,若有要事还请去乾清宫回禀皇后娘娘吧。”

    向明站在原地目送着他们远去,若有所思。

    这件事自然传到了宋晚宁的耳朵里,她摸不准向明是什么心思,思来想去,第二日还是决定派人把他召来问一问。

    从昨日午后起天就阴沉沉的,今日一早果然淅淅沥沥下起了雨。

    向明到时,她正埋首于奏折中。

    大门被推开的一瞬,带着寒意的秋风趁机钻入殿内,案上烛火猛地一晃,险些熄灭。

    他走到御案前,单膝点地:“娘娘万安。”

    “来人,赐座。”宋晚宁抬眸看了一眼,继续批着奏折,“向大人略坐坐,本宫先将这折子看完。”

    “娘娘请便。”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宋晚宁才抬起头长舒一口气,扶着腰站起身,拿起一本奏折走向向明:“你看看这个。”

    伸过来的手白皙干净,指甲修得极短。

    上头并无一点装饰,莫说是后妃们爱戴的护甲,就是蔻丹也未曾染就。


如果您喜欢,请把《外室登堂入室?王妃不伺候了》,方便以后阅读外室登堂入室?王妃不伺候了第11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外室登堂入室?王妃不伺候了第114章并对外室登堂入室?王妃不伺候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